经常健身不仅可以使我们身体更健康,而且还可以保持身材,女性可以健身减肥保持,身材促进新陈代谢,男性更是可以练就健硕的身体。但是在健身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,会直接导致丧失最佳的运动效果。那么常见的健身坏习惯有哪些呢?
十个健身坏习惯有哪些?
1 平时不锻炼,周末忙恶补
平时不运动,周末疯狂锻炼者被称为周末战士。周末集中锻炼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周的锻炼目标,但是容易造成运动过量,出现伤病。其实只要方法得当,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在繁忙的工作中也可以安排锻炼的时间,比如改坐电梯为走楼梯,改坐车为步行,工作间歇做一些小力量练习。运动无处不在,运动随时随刻!此外,平时工作紧张,周末适当增加一些运动量是可以的,但是要避免超出身体承受的范围。简单点说要避免出现运动后精疲力竭的情况。
2 运动后马上坐下休息
这是非常普遍的做法,运动结束后感觉累了,就蹲下或坐下认为能省力和休息,其实,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。健身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,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,影响血液循环,加深肌体疲劳。严重时会产生重力性休克。
因此,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调整呼吸节奏,进行一些低热量的活动,例如慢步走走,做做几节放松体操,或者简单深呼吸,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心脏,以利于还清“氧债”,加快恢复体能、消除疲劳。实在体力不支时也可让同伴搀着走走。
3 刚吃完饭就剧烈运动
很多人都喜欢在吃饭后适当的做做运动,这样做确实对保持健康是有益的, 但是有的人却没有掌握好饭后运动的时间,反而令身体受到了损害。饭后人体的大量血液流向了消化系统,特别是胃肠器官,以保证消化工作时所需的氧气和养料的供应。如果此时立刻进行剧烈的运动,大量的血液就会流向运动器官,尤其是四肢,以保证肌肉工作的需要,这样就造成消化系统血量供应不足,胃肠得不到足够的血液,蠕动就会减慢变弱。此外,人体在运动时,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,迷走神经兴奋性减低,使消化液的分泌受到了抑制。其结果影响了消化和吸收过程,如果经常在饭后进行剧烈运动,严重的会导致胃痛、消化不良、溃疡等胃肠消化疾病,还会引起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,这就对身体健康造成了更大的伤害。 因此,饭后适宜做些轻微的身体活动,而较为剧烈的运动最好在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进行。
4 饿着肚子做运动
有些人认为,空腹状态下时人体内的血糖处于较低水平,这时进行运动那么就会更多的动员脂肪供能,起到最大的减肥效果。但是,由于血糖低,神经系统供能不足,整个人体处于一种抑制状态,这使得运动时间短,因此,并不能多消耗脂肪。同时,空腹时运动并不代表这只消耗脂肪,血糖也在消耗,这样血糖水平将更低,容易出现头晕、心慌、昏迷等严重症状,危害身体。脂肪大量入血会加大血液粘稠度,增加心血管负担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5 急急忙忙就开始健身
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,不热身就直接进入高强度的有氧训练。应该先做热身活动,否则非常容易造成大腿、小腿肌肉拉伤。压腿、下蹲、拉伸肌肉、屈伸关节等动作都能够提高肌肉的温度,可以让肌肉变得更加柔软。
另外充分的热身运动可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,提高人体的警觉性,不易发生意外损伤。热身之后再运动,感觉也会好一些,运动时间也可以更长。
6 刚开始运动就猛使劲
年轻人和伙伴们一起运动时,总喜欢比个高下,却不考虑自身的体质基础,本来只能跑1000米的,上来就是3000米;本来只能练10组力量的,上来就是20组。这种“贪多嚼不烂”的锻炼方式很容易造成韧带拉伤、肌肉劳损等,影响到今后的锻炼,也容易在以后造成健身时的畏难心理。因此,在刚开始进行系统锻炼时,应根据自己的体能状况合理安排自己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。
初始锻炼运动强度最好不要超过最大心率的60%,主观感觉应在将要影响自己的正常说话时、或在感到肌肉酸痛前适可而止。以后随着机体适应了当前的运动强度后,再逐步增加运动负荷。
7 运动前和运动中不补水,运动之后猛灌水
喝水的注意事项一直不少,尤其是运动前中后的喝水禁忌更是多。运动前2小时喝大约500毫升白开水,可以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,降低运动中的心率,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,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,有足够时间使多余的水分从体内排出。
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补充水分。千万别以为运动时想怎么喝水就怎么喝水,否则会让你的身体吃不消。运动时大量出汗,不适时补充水分会影响健康。
运动后,出汗较多,有的人图一时痛快,马上大量喝水,这是非常有害的。因为运动时,大部分血液都流向身体各部位肌肉,胃里的血液少,如果大量饮水,水积在胃里,人感到腹部沉重闷胀,影响呼吸。而且心脏也会因为要分解进入血管里的水分,增加负担,得不到充分休息。
运动后因运动过程中大量失水,则更应该补水,但一次的量应控制在300ml以下。运动过程中的补水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。
8 锻炼时抽烟解乏
许多男同志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运动锻炼,如快走或登山时,有吸烟解乏的不良习惯。运动后吸烟,吸入肺内的空气混入大量的烟雾,一方面除减少含氧量,不利还清“氧债”,难以消除肌体疲劳;另一方面当人体吸入这样带雾空气,将影响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,导致人体在运动后因供氧不足而出现胸闷、气喘、呼吸困难、头晕乏力等。
9 运动后立刻洗澡
许多运动员在练习或比赛后立即去洗澡,以为这样既可去污又可消除疲劳。其实,这种做法并不科学。因为在运动时,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多,心率回忆。停止运动后,这种情况仍会持续一段时间,如果这时立即洗热水澡,就会使血液不足以供应其它重要器官,如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,就会感到头昏、恶心、全身无力,严重的还会诱发其它疾病,因此应格外注意。
而运动后立即洗冷水澡更是弊多利少。由于运动的时候身体新陈代谢过程加强,皮下血管扩张,并大量出汗。运动后马上洗冷水澡,使体内产生的大量热不能很好地散发,形成内热外凉,破坏人体的平衡,这样容易生病。正确的方法是运动后休息一会儿,等脉搏平稳后再洗澡,洗温水澡为宜。
10 生病了还坚持锻炼
每位运动爱好者都一定有过这样糟糕的经历:训练地好好的,突然就生病了!为了不耽误锻炼,有些人生病了还坚持锻炼。生病了,还能锻炼身体吗?
如果你的症状发生在颈部以上部位,例如流鼻涕、喉咙痛,那么跑步是没问题的。但必须根据身体的状况具体分析,同时必须降低运动强度,避免超负荷锻炼。
如果你的病症状出现在颈部以下,例如身体某部位疼痛、发冷、腹泻或者胃痛,专家建议最好等待身体康复再行运动。不过,如果你正在发烧,那么无论症状如何,都必须等待体温恢复正常才能跑步。
如果你的疾病是因为堵塞或者体力太低导致,运动通常会帮助你获得更好感觉。例如,散步会让你比躺在沙发上更容易舒缓鼻塞。温和的运动能让身体循环加快,消除呆滞、疲劳和失落感。总而言之,一切都看个人选择,按照你的病情和感觉确定。
此外,如果你在公众场合健身,例如健身中心,还必须考虑身边人的健康,避免因为公用的健身器材将疾病传染给别人。
推荐经销商